友联蓄电池----怎样维护蓄电池
a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 ,水分蒸发及充电时水的电解均会使液面降低 ,因此夏季每隔 5~6天 ,冬季每隔10~15天应检查一次液面高度 ,并按需要加蒸馏水。除因泄漏造成的液面降低外 ,不允许添加电解液 ,否则电解液比重将高于1.300,以致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蓄电池液面应高出极板15mm ,液面过高易外溢 ,腐蚀周围零件 ,还有可能使正、负极桩导通 ,引起自行放电 ;液面过低 ,极板上部容易露出液面,不但会使蓄电池容量降低 ,而且外露的极板会很快硫化。
b .使用中的蓄电池因工作状况不同 ,常有充电不足现象(尤其是短途车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补充充电 :①电解液比重降至 1.200以下 ;②冬季放电超过 25%;③夏季放电超过 50%;④灯光暗淡 ;⑤起动无力。补充充电分两个阶段进行。**阶段以额定容量1/10的电流充电 ,到单格电压为2.4V ,电解液开始放出气泡为止 ,一般需10~11h。第二段将电流减半直至充足为止 ,一般需 3~5h。如果电解液比重不合规定 ,应予以调整 ,其方法与初充电相同。c.冬季使用蓄电池应注意 :①保证电桩与导线接头联接牢固 ,接触良好 ;②在蓄电池上加装保温装置 ,以免温度太低 ,电阻增大 ;③按规定调整电解液比重 ;④在发动机运转 ,发动机向蓄电池充电时加蒸馏水 ,以免水和电解液混合不匀而引起结冰 ;⑤发动机冷起动时应进行预热 ,每次起动时间不超过5s,重复起动应间隔15s ,如果三次起动不成功 ,应进行检查 ,不要盲目再起动 ;⑥经常使蓄电保持在充足电状态 ,以防电解液比重降低而结冰 ,甚至损坏蓄电池。
通常蓄电池由五部分组成,即正极板群、负极板群、电解液、隔板、电池槽、及零部件。
一、正、负极板群是产生电能的主体部分。它在硫酸电解液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板栅一般由铅锑合金、铅钙合金组成,正极板活性物质为pbo2 ,颜色为棕色、棕褐色、红裼色,负极板活性物质为海绵状金属(pb),颜色为灰色、浅灰色、深灰色。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件,被誉为蓄电池的“心脏”。目前电动自行车电池绝大多数采用涂膏式正、负极板。 极群中极板的数量有11片、13片、15片、17片之分。如沈阳松下采用11片极板,上海海宝采用17片极板
二、电解液又叫稀硫酸,含有移动离子导电作用的液相或固相物质。它的作用是在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电化学反应中,电离成离子,起导电作用并参与电化学反应。 目前电动自行车使用的电解液有两种,一种是稀硫酸,工艺简单,成本低。另一种是稀硫酸被镉板吸附,二氧化硅在板群两侧和顶部形成凝胶,称为胶体电池。这种电池的特点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如能掌握,可以增加电池的寿命。
三、隔板起隔离作用,放在蓄电池正负极之间,防止正、负极板短路,由允许离子穿过的电绝缘材料构成。通常用PE隔板、橡胶、塑料、复合玻璃纤维隔板、AGM隔板等。自身具有较高孔率,孔率占隔板体积的50%--80%。隔板具务耐酸和耐氧化性强等条件。
四、电池槽是容纳电极和电解液的容器,它是由硬胶或各种塑料制成的。具备耐酸绝缘、强度高等特点。电池槽的大小是以电池设计的容量而定,一般情况下,电池槽体积大,容量大;体积小、容量小。
五、零部件 电池盖、螺纹液孔塞、安全阀、顶盖、正负极头等。 安全阀结构类型较多,主要有帽式、伞式、片状等几种。 安全阀称之为“蓄电池的保护伞”。这主要源于它重要的四大保护作用:即安全保护、内压保护、密封保护、防爆保护。 安全保护:为了不让电池破裂、变形,必须要在蓄电池内部产生过量气压时,将压力得意释放,这就是安全阀的作用。安全阀有一个安全阀压。在使用蓄电池过程中,蓄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气压达到安全阀压时,安全阀就会自动开阀解压。 内压保护:使蓄电池内部能不断进行氧复合化学反应,减少失水。安全阀还可以做到保证蓄电池内有一定压力的功能。
密封保护:密封保护不仅能防止外围空气入侵蓄电池内部,而且还能防止蓄电池内部化学反应产生的酸性气体外泄。
友联蓄电池---蓄电池的使用与保养
(一)、蓄电池的安装
蓄电池一般采用串联方式使用,即一只蓄电池的正极与另一只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将所有蓄电池连在一起,**后余下正负接线端子与电动车对应接线相连,电动车的电机、控制器、仪表等是蓄电池的用电负载。
电动车一般都有电池盒,从安装位置分有斜杠式,后插式和底盘式安装,其结构形状可谓五花八门。每家电动车厂都各有特色。如图电池盒一般用工程塑料制成,其强度较好,重量较轻,安装方便。电池盒一般由底槽、上盖、蓄电池接触点及充电插座、电车锁等组成。底槽与上盖扣紧,并用自攻螺丝或螺栓紧固。电池盒是按蓄电池型号规格进行设计的,在整车设计时应考虑其良好的散热性能。
( 二)、蓄电池的充电
“ 蓄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充坏的 ” ,这一说法绝非危言耸听,蓄电池充电性能好坏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重视。
1 、蓄电池对充电工艺的要求
认识蓄电池对充电工艺的基本要求,是分析各种充电技术的基础。蓄电池对充电的基本要求是:充电电流应小于或等于蓄电池可接收充电电流。否则,过剩的电流会使电解液过快地消耗掉,产生以 下危害:
加大蓄电池的失水率,增加维护工作量,对于免维护电池,会造成蓄电池的早期失效;产生酸雾,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使充电效率降低,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
充电过程,是放电电化学反应的逆反应过程,如果充电电化学反应过程在理想的状态下进行,这个过程应该是互为逆反应,即充入的电量与放出的电量应基本相等。但在严重析气的状态下,有效充电电化学反应过程消耗的电能达不到总电量的 40% ,即浪费电能 60% 以上。
气体的产生聚集在蓄电池多孔电极内部,减少了电解质与多孔电极的接触面积,即充电电化学反应界面大幅度减小,使充电化学反应速度降低,充电十分困难,充电时间延长。
严重的析气会损害蓄电池: ① 大量气体的产生对极板活性物有冲刷作用,使活性物质容易松软和脱落。 ② 在较高的极化电压下,正极板的板栅会产生严重腐蚀,生成 Pb02 ,这种腐蚀物与电化学生存的 Pb02 是完全不同的,是一种不可逆的氧化物,导电较差,并使板栅变形,脆裂,失去骨架和导电作用。因此在充电时应尽可能防止过充电。
长期充电不足,未反应的活性物质会产生不可逆的高阳性的大颗粒 PbS04 晶粒 ( 即不可逆硫酸盐化 ) 使蓄电池容量下降,内阻加大,充电难度加大,造成蓄电池早期损坏。因此,蓄电池要尽量保证充足电,防止不可逆硫酸盐化。
2 、充电频次的选择
蓄电池充电深度对循环寿命影响很大,基本呈指数变化。这是由于正极活性物为 Pb02 ,其结合牢度不高,放电时转化成 PbS04 充电时又转化成 PbO2 ,而 PbSO4 的体积远比 PbO2 体积大 ( 其体积之比约为 2 : 1) 。因此,对正极板而言,活性物将会膨胀收缩反复进行,使其粒子之间的连接逐渐脱落,使蓄电池活性物失去放电特性成为 “ 阳极泥 ” ,使蓄电池性能下降,直至寿命终止。放电深度越深,膨胀收缩量越大,对活性物结合力破坏越大,寿命越短;反之则循环寿命越长。
从理论上讲蓄电池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深放电,应做到浅放勤充,前提是有特别匹配的充电器与之 匹配。但是实际使用中,由于蓄电池充电受充电器性能和蓄电池本身的离散及充电习惯及充电速度影响,充电器的电压均比较高,或多或少都存在过充电。特别是充电多数在夜间进行,时间一般在 6-10 小时,平均 8 小时左右,若是浅放电,其充电很快就会到达末期,这时充电效率变低,会产生过充电。过充电时间比较长,加上频繁充电,就会使蓄电池寿命因充电受到较大影响。
**的充电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参考平时运行频率、里程情况、蓄电池厂提供的说明,以及配套的充电器性能等参数制定充电频次。按绝大多数用户的情况,蓄电池以放电深度为 50%-70% 时充一次电**,这样可使蓄电池寿命达到**效果。实际使用时可折算成骑行里程,在需要时充一次电。
3 、温度对充电的影响
蓄电池在高温季节运行,主要存在过充电的问题。蓄电池温度增高时,各活性物质的活度增加,正极析氧电位一下降,负极析氧电位也下降 ( 负值下降 ) ,因此,充电时充电反应速度快,充电电流大,充电时需要的充电电压较低。为防止过高的充电电压,应尽量降低蓄电池温度,保证良好散热,防止在烈日暴晒后即充电,并应远离热源。
蓄电池在低温情况下,各活性物质活度降低,其电极上的 Pb 溶解变得困难,充电时消耗 Pb 后很难得到补充,所充电电流大幅度下降,正极板在 -20℃ 时充电接受电流仅为常温的 70% ,而负极充电受膨胀剂的影响,低温充电接受能力更低 -20℃ 的充电接受电流仅为常温下的 40% 。因此,低温条件下充电主要存在充电接受能力差、充电不足的问题,要求提高充电电压和延长充电时间。改善低温性能主要应从负极着手。低温使用时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特别是充电时应放在温暖的环境中,有利于保证充足电,防止不可逆硫酸的产生,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蓄电池的存储和使用期间,可定期进行活化充电,即所谓的均衡充电,这对防止蓄电池不可逆硫酸盐化非常有利,对蓄电池使用寿命很有好处,值得提倡。